芜湖市:聚焦文化遗产 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
时间:2024-03-08 文章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芜湖市组织开展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碑刻石刻文物资源摸底和红色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等,牵头编制《皖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寻根探源芜湖徽文化、皖江文化、徽商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沿革,系统梳理地方文化发展脉络。
文化基因解码。举办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长江文化艺术交流周、金秋诗会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完成《鸠兹文化探析》《中江书院》《渡江第一船》等古代和近现代80多个课题的深度研究。完成古籍文献数字化加工7000余册,建成芜湖市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平台。积极发动市作协、曲协、戏协等18个文艺团队和82个文化馆(站)骨干队伍力量,对无为庐剧、梨簧戏、南陵目连戏等62项传统音乐、戏剧、舞蹈等文化遗产进行挖掘阐释,新编创作《大军从此过江东》《梨园颂党恩》《铁画情缘》等一批新剧目。
文化空间拓展。依托全市787处不可移动文物、37个类博物馆和33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红色研学、非遗研学、博物馆研学等5条主题旅游线路。活化利用徐家大屋、圣公会乐育学堂、新四军土塘军部旧址等30余处文物建筑载体,建成江木冲书局(青铜主题书房)、南陵县革命历史陈列馆、新四军土塘军部陈列馆等,全年接受学习参观教育超100万人次。2022年以来,全市新建“芜湖书房”“城市驿站”等文化空间168个。
文化IP激活。在全省率先出台文物建筑开放暂行规定,策划完成老海关城市会客厅、“百年风华——芜湖近现代文物建筑风貌展”数字化体验项目。采取“非遗后备箱”“非遗市集”等形式,丰富民俗节庆活动的沉浸式体验,打造奎湖龙舟赛、霭里过小年、九十殿庙会等一批出圈的非遗体验项目和文旅IP。创新文化遗产传播推广体系,讲好芜湖本土文化故事,摄制推出《芜湖历史文化小故事》《人字洞奇遇记》《跟着博物馆去旅行》等四个系列60余部短视频,线上浏览量达1000万次。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05142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