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朋友圈”啥样?听听这堂讲座
时间:2023-04-22 文章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好像在看傅抱石的‘朋友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孔倩倩说,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万新华以一个新颖有趣的视角为大家介绍了傅抱石与郭沫若、徐平羽、唐遵之等大家的交往,从生活中交际应酬和自娱切入,让听众们更深刻地了解艺术家的人生境遇、生活态度、艺术心境和技法创新。
4月12日,新疆美术馆“美育之旅”讲座上,万新华以《应酬与自娱:傅抱石晚年绘画创作的一个侧面》为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详实的内容、生动幽默的话语,为近100名听众解读国画大师傅抱石的绘画创作。
12日,新疆美术馆“美育之旅”讲座上,万新华为大家解读国画大师傅抱石的绘画创作。
傅抱石,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擅画山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晚年时期的绘画在傅抱石日常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傅抱石对待绘画的态度如何,以及如何处理创作?揭示出其怎样的内心世界……万新华以傅抱石的独特绘画技法开篇,围绕其社交往来画作的主题,分为以郭沫若为例的画情、以徐平羽为中心的画介、以唐遵之为例的画缘,以及应酬之制、遣兴之娱5个方面进行生动讲解。
“这些画拉近了双方心灵上的距离,也是一种意境的把握和修养的呈现。”万新华以傅抱石的泛舟图、赤壁图、听泉图等题材为例,讲述了傅抱石与郭沫若等人情谊深厚、交往密切的经历。
傅抱石《二湘图》轴纸本设色103*46cm1954年2月
傅抱石散锋乱笔创作了《九老图》为郭沫若祝寿,郭沫若喜欢银杏,傅抱石便根据艺术想象为他创作了红叶银杏;与徐平羽的交往大多围绕书画而展开,傅抱石曾以钟爱的楚辞题材,精心创作《二湘图》赠与他;傅抱石为唐遵之绘制《斗大草堂图》,二人的来往是有交流和互动的一种情感表达。
听众们都觉得受益匪浅。艺术爱好者杨星宇表示,这次的“美育之旅”讲座非常有意思,丰富了自己对傅抱石的认识,也对自己今后的美术创作非常有启发。
12日,新疆美术馆“美育之旅”讲座上,观众认真聆听。
“以往对傅抱石的了解源自于美术课,今天欣赏到很多傅抱石的作品,对山水画的技法、构图形式等有了更多理解,也了解了更多傅抱石的交友、家庭等个人生活。”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2级国画研究生孟文博表示,知识点很多,需要慢慢消化。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本科班大二学生林文杰说,万老师生动讲解了傅抱石作品的意蕴、内涵、笔法等,令自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傅抱石《春风杨柳万千条》镜心设色纸本1964年作
“他和郭沫若、唐遵之等人之间的真诚友情非常感人,我感觉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傅抱石。”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王涵表示,这场讲座令她收获颇多。从绘画专业角度来说,这场讲座也让她对傅抱石所使用的纸张、笔的种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傅抱石的“抱石皴”绘画技法有了新的认知。
万新华在授课过程中展示了大量图文资料。
“很过瘾,同时也收获颇丰。”孔倩倩说,这种寓教于乐的讲授方式,拉近了艺术和大众的距离,“这次讲座给了我们深入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启迪,也让身为教师的我进一步思考社会美育的推进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好寓美于教、融美于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形成美育社会资源合力,推进美育协同创新发展。”
原文链接:http://wlt.xinjiang.gov.cn/wlt/hydt/202304/165ef014064b4dc1bb248e3850ebd80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