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时间:2025-10-13 文章来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佚名

  

  

  近日,由泥人张美术馆主办、天津市第一百中学承办的“张宇传习室”揭牌仪式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举行。此次“张宇传习室”走进校园,将为学生打开一扇走近非遗、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泥塑技艺的传授与创作实践,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倾心培养“泥人张小传人”

  自2014年起,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积极响应“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号召,发起“万名泥人张小传人”计划,在天津市多所大中小学设立传习室,义务传授泥塑技艺。

  多年来,“张宇传习室”以泥塑为媒介,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匠人匠心之美。截至目前,13所“张宇传习室”已培养“泥人张小传人”近4000名,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热爱。

  此次设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的“张宇传习室”还展出了《羲之爱鹅》《东坡观砚》等经典彩塑作品,让师生近距离领略泥人张艺术的独特魅力。传习室还将定期举办讲座、展览及实践活动,持续推动非遗技艺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

  张宇表示:“传习室的形式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对于年轻人来说,了解泥人张的传统工艺并非难事,但亲自动手完成一件作品,还是一件非常有乐趣、有创意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更深切地感知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让非遗“日用而不自知”

  张宇特别提到了“质量”二字:“同学们学习泥人张的热情和对彩塑文化的感情,超乎我的想象。一次展览上,我遇到一对母女,女儿曾是海河中学的学生,出国留学前来看我们的展览。她告诉我,她初中在传习室开始接触泥塑,一直到高中学习了很多年,这次专门来拍了很多照片,既是为了留作纪念,也会到国外宣传自己家乡的优秀文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传习室的学习就像埋下了一颗种子,很多学生会对泥人张持续关注、学习,把它当作自己一项重要的爱好。”

  在传习室,张宇不仅将泥塑技艺倾囊相授,还将自己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和心得与同学们分享:“在大学的传习室,我们不仅教授泥塑,还有与非遗相关的经营和管理课程。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管理岗位,这些知识给予他们很大帮助。我觉得,应当让非遗融入人们生活,成为生活中‘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现象。”

  在张宇看来,泥人张能够历经200年流传至今,不是因“传统”而优秀,而是创始人张明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出现后,被人们所接受,才有了今天的泥人张。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持续的创新能力,永远有新的东西被创造出来,获得大众的接受和认可。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MTJJ8464/202510/t20251012_71522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