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资讯

中商文化考古学术交流活动在河北邢台成功举办

时间:2025-09-17 文章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9月12日至14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文物局、邢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邢台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商文化考古学术交流活动在河北省邢台市成功举办。活动以“祖乙迁邢与中商历史”和“中商文化与商文明”为核心主题,通过专家主题报告、会议学术交流、实地考察论证等形式,进一步确认了商代“祖乙迁邢”地望就在今天邢台,为中商文明研究构建了立体化的认知框架。

  活动汇聚国内权威研究力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机构和知名高校,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省级考古机构的全国30余家单位的9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邢台作为商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历史底蕴深厚,地下文物遗存丰富,经过70余年的商代考古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太行山东麓的泜河、白马河、七里河、沙河等流域山前地带,考古工作者已发现241处商代遗址,形成了规模宏大、价值突出的商代遗址群。这些发现不仅使邢台成为“祖乙迁邢”核心实证区域,更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窗口。

  中商时期在商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该时期的考古发掘成果与研究,填补了早商与晚商之间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发展序列。同时,其研究成果清晰揭示了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演变路径,为探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学术视角。

  邢台东先贤、葛庄、曹演庄等重要遗址的发掘,确定了邢台市“东先贤—曹演庄”28平方公里的七里河流域中商时期大型都邑聚落群,与文献中“祖乙迁邢”的历史记载在时代和地望上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为确认“祖乙迁邢”地望在今天的邢台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依据。

  文献典籍的明确记载与考古发掘的实证形成双向印证,不仅为邢台 “祖乙迁邢” 的历史事件提供了多重支撑,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商代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史记・殷本纪》明确记载“祖乙迁于邢”,《通典》卷一七八邢州条亦指出“古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1991年,邢台南小汪大型西周遗址出土刻辞卜骨等重要遗物,遗址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与葛庄西周邢国墓地共同构成有力证据,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据此明确提出“西周邢国在今邢台,看来是可以定论了”。学术界专家普遍认为,西周邢国的分封正是商代邢地文明的延续,以传世文献记载的相关线索为基础,结合多维度、系统性的考古学资料进行综合考证,足以证明“祖乙迁邢”的地望在今天的邢台。邢台的商代考古因其重要的发现与研究价值,在商文明考古研究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其代表性东先贤遗址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夏商文明研究工程”。下一步将聚焦于东先贤遗址以及七里河流域的深入勘察,依托国家文物局的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整合多学科研究力量,力争在“祖乙迁邢”的实证研究、商代国家治理模式及区域文明互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全面提升邢台在商文明整体格局中的历史地位。


原文链接:https://whly.hebei.gov.cn/c/2025-09-16/5824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