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优特色品牌 农旅融合持续“圈粉”
时间:2021-03-12 文章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修文猕猴桃被列入互认产品清单。
根据该协定,中欧双方各275个、总计55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大规模互认,将让这些产品在更加便捷进入对方市场的同时,获得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
修文猕猴桃被列入清单,和该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密不可分。近年来,修文县深挖品牌优势,在“特色”与“规模”间找准接口,走出一条“大园区拉动小产业,大平台搭载小产地,大项目带富小农户”的产业兴旺之路,倚特色而立、向高效而行,成功培育猕猴桃品牌20余个。2020年,修文猕猴桃品牌价值达22.6亿元,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产业之基。
聚焦“数据赋能”,打造“放心果”。修文县发展“大数据+产业”,开发建设修文农业云系统平台,通过前端数据采集、后台数据分析,对猕猴桃种植、生产、加工等数据进行自动采样分析、监测预警、远程操控、精准施策、提质增效,实现农产品信息全过程检索,全县417家共6万余亩猕猴桃种植园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可追溯,每亩节本增效约2000余元,修文县农业云系统平台已延展应用到成都、苍溪、毕节、麻江等地。
借势“腾云架网”,打造“畅销果”。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修文县充分发挥企业、电商、旅行团的相互联动作用,探索建立互销机制,抢抓“云商机”,扩大“微商圈”,延长“直播链”,提升“云服务”,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处、村级电商服务物流配送点85个,实现“今天采摘明天尝鲜”。线下生产线上销售模式使农产品走上“云端”,“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绿果果”成为“畅销果”,2020年线上销售量达8000吨,销售额达0.8亿元。
升级“感官体验”,打造“可视园”。修文县创新探索“大数据+园区”,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建设可视化观光园,打造园区的“耳目”,让农业生产变得“高大上”。谷堡镇折溪村打造3300亩可视化大数据观光体验园,消费者可通过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认购,随时查看认购果树的实时环境数据,果实成熟后可前往体验采摘,也可由企业邮寄到家。2020年,全县建立42个采摘园区,3.6万株猕猴桃树被游客认购。
抢抓“眼球经济”,打造“旅游带”。依托16.7万亩猕猴桃产业的优势,修文县构建乡村产业“带”状发展格局,采取精心打造、沉淀提升“两步走”战略,建设15个以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为一体的猕猴桃生态观光园,优势旅游资源与优势特色产业齐头并进,以“优”培“优”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形成以六屯大木、谷堡折溪、久长石安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带,推动修文县旅游经济快速成长为“眼球经济”“口碑经济”。2020年,修文县接待乡村游客1454.07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90.8亿元,成功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发顺
原文链接:http://whhly.guizhou.gov.cn/xwzx/szdt/202103/t20210311_6715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