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舆情

挖掘文物价值 提升阐释水平——多举措推动柳湾彩陶符号研究工作走向深入

时间:2024-06-13 文章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乐都柳湾遗址195种彩陶符号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的重大发现。对这些符号的内涵开展深入研究,为探索我省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青海东部地区文明化进程均具有重要意义。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博物馆高度重视省领导相关指示批示,积极组织柳湾彩陶符号研究专班持续开展专题考古学研究工作:

   扎实基础,全面梳理彩陶符号研究材料

   文化遗存是留存至今的若干历史片段。要深入解读文化遗存的内涵还需将其置入若干遗存信息的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考察。专班现已初步完成了乐都柳湾、民和阳山、民和核桃庄、贵南尕马台、同德宗日等史前遗址与墓地已公布材料的全面收集工作,收集材料类型包括彩陶符号图文材料、彩陶符号依附文物图文材料、彩陶符号出土遗迹图文信息等。

   目前,共完成145个彩陶符号各类材料的收集工作。其中乐都柳湾遗址已公布122种彩陶符号,涉及彩陶文物122件,涉及古代墓葬或遗迹66处。省内其余史前遗址已公布彩陶符号23个,涉及彩陶文物23件,涉及古代墓葬与遗迹23处。2.彩陶符号研究成果收集。已完成关于柳湾彩陶符号、西北地区彩陶符号、全国彩陶符号研究成果收集与学术史编写工作,形成研究文献目录。目前,共收集相关研究专著13部、考古发掘简报报告8篇(部)、研究论文论集33篇(部)、硕博学位论文3篇、图录4部。通过学术史梳理,在整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研究作用的理论方法。

   稳步推进,持续推动彩陶符号研究走向深入

   5月27日,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博物馆、市博物馆、省社科院相关专家,召开首次彩陶符号研究推进会,成立省内研究专班。

   6月3日,省内研究专班召开第二次彩陶符号推进会。一是明确省内研究整体方向,在全面梳理柳湾彩陶博物馆馆藏带符号彩陶的基础上,认真排查省内各文博机构收藏的彩陶,确定带有符号的彩陶的数量和范围。二是统一研究方法要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交流研究成果;文物信息数据采集统一标准化操作;以考古学为研究基础,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采取拍摄科普小视频等方式,积极宣传彩陶符号研究成果。三是就带符号的彩陶查找梳理工作,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

   柳湾彩陶符号是我省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省史前文明成就的集中体现,而彩陶符号研究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在完成全省已发现彩陶符号信息整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彩陶符号研究成果,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工作,争取彩陶符号功能形成权威阐释。在此基础上积极公布新发现,提升柳湾彩陶符号研究热度,努力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柳湾彩陶符号研究热潮。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218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