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舆情

多元文化 相融共生——省博物馆开展“青海历史演进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讲座

时间:2024-05-25 文章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2024年国际博协为国际博物馆日定下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作为历史缩影和文化宝库,博物馆在今天已经逐渐演变为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寻历史发展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脉,省博物馆特别邀请了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历史学博士丁柏峰教授开展了题为“青海历史演进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讲座。

   讲座伊始,丁教授先讲述了青海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青海的限制,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了青海地区的人口繁衍,使得大面积草场存续下来,草广人稀的游牧社会也得以长期延续。正因如此,青海吸引了羌、匈奴、月氏、鲜卑等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各民族在青海高原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讲座主体内容分为“西羌盛衰与汉治河湟”“鲜卑西迁及建政”“吐蕃崛起及扩张”“元明清时期青海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四个部分,讲述了各民族在青海地区的发展与融合。“护羌校尉”邓训爱护一方百姓,被奉为西宁城隍神的史实、南凉王迁都西宁建立的虎台遗址、唐人铭记两百余年的“大非川之战”……这些历史细节使各民族在青海的发展进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让现场观众进一步认识到青海多元民族格局的形成过程。在讲座的后半部分,丁教授借助民间故事、族群研究、方言演变等讲述了青海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六个世居民族的来源和发展。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高原内陆省份,在这里多民族杂居共处,多文化碰撞交融。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主体民族的频繁更迭和界限明显的民族地理分布使得我省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元鼎立、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本次讲座的内容逻辑与省博物馆“青海历史文物展”展线脉络不谋而合,因为青海历史最重要的篇章就是各种力量在此地的冲撞交融中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沿革的缩影,浓缩了地域文明史,点亮了历史长河的路灯。在未来,省博物馆将进一步延伸自身职能,继续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216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