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文献资源,赓续文化根脉——安徽省图书馆积极开发馆藏文献价值
时间:2024-05-25 文章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日前,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博物院联合策划的“自强不息 美育报国——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峥嵘岁月”入选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安徽省图书馆将为该展览提供中国留法艺术家的相关珍贵文献,这是安徽省图书馆充分发挥馆藏文献价值的又一案例。
近年来,安徽省图书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多角度挖掘馆藏文献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沉寂于书库中的文献资源“活起来”,进一步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图书馆力量。
全面摸清古籍家底,服务文化强省项目
安徽省图书馆建立了完整明晰的古籍总账和完备的古籍档案,2021年《安徽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正式出版,收录1912年前刊印、抄写的古籍21945部216168册,全面摸清家底。加大对馆藏古籍的影印出版与整理利用,《安徽省图书馆廉洁文化包公主题典藏文献珍本精粹》入选“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库”,并获得中国编辑学会2023年“金牛杯”图书奖铜奖;《安徽省图书馆藏桐城派作家稿本钞本丛刊》,获2019—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分类挖掘馆藏文献,建成“安徽廉政书目”“安徽家谱”“安徽红色文献书目”等专题特色资源数据库。落实建设繁荣兴盛文化强省的重点项目,深度参与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文库·方志编》《徽州文书馆藏工程》项目。
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发挥典籍当代价值
利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展览、古籍文献专题讲座、古籍雕版印刷读者体验、中华古籍进校园等方式,多渠道普及古籍保护传承观念。策划举办的“清心守廉洁,直道为奉公——安徽省图书馆廉洁文化包公主题典藏古籍文献展”,在35天展期内共接待149家单位7143人次参观,展览线下总流量、日均流量、单日流量峰值均创新高。打造“典藏时光”服务品牌,举办“赓续雷锋精神 悦读红色经典——雷锋主题书报展”“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献展”等展览,揭示馆藏文献资源,提高公众认知。与安徽商报联合采用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典籍中的安徽”系列宣传活动,讲好典籍中的安徽故事,汲古润今。
挖掘馆藏文化要素,开发特色文创产品
安徽省图书馆作为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一直致力于探索文创产品开发。通过整理开发馆藏珍贵典籍资源,形成馆藏珍贵典籍资源系列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于馆藏书法专著《中书楷诀》开发设计出文创字帖,依据馆藏明万历周孔教刻本(四库底本)《韩非子》设计文创布包,取材于馆藏古籍的安图书房系列“包大人的包”、《离骚》版画手账本等都深受读者欢迎。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gzdt/805918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