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图书馆“匠心湘传 在书店与古籍相遇”主题展开幕
时间:2024-05-13 文章来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5月11日,湖南图书馆和不吝书店联合举办的“匠心湘传 在书店与古籍相遇”主题展在不吝书店正式开展,湖南图书馆党委委员、副馆长任重,湖南省新华书店党委委员、资深专员、副总经理李陶军,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南传习所导师师玉祥及古籍修复人员出席开幕式。
湖南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3月,是我国第一家以“图书馆”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现藏建国前古旧文献8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线装书约68万册,善本达5万册。为加强古籍的保护与利用,让沉睡的古籍“走”出书库,“走”进大众,湖南图书馆十分重视对馆藏珍贵古籍的抢救性修复和再生性保护,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对馆藏特色古籍进行仿真复制,让更多古籍得到妥善的保护,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将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为了让大家近距离走进古籍,了解湖南图书馆的珍贵馆藏,感受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本次展览共分为文瑰千古、湘图修古和纸韵千年三个部分。“文瑰千古”部分重点展出30余幅珍贵古籍仿真书页,首次展出湖南图书馆镇馆之宝《说文解字》、元刻本《附音傍训句解孟子》、元刻明递修本《纂图互注荀子》、明乌程闵齐伋刻三色套印本《杜子美七言律》等珍贵古籍的仿真复制书页,让大家通过被印在纸张上的文字和图案近距离感受古籍所传达的历史沧桑与文化底蕴。“湘图修古”部分重点展出湖南图书馆古籍修复师们的修复工具和古籍修复视频,直观展现古籍修复师们对古籍的修复和保护,让那些古老的纸张和文字重新焕发出生机。“纸韵千年”部分设置了可供触摸的各类纸张,通过纸张的纹理感受历史的脉络,同时在展厅内放置新版《说文解字》《山海经》等书籍,通过古今书籍的对比感受时间的流动。
古籍作为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鲜活见证。湖南图书馆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事业,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让古籍“走出”深闺,走进大众视野,为古籍保护工作提供内在的持续动力。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gzdt/202405/t20240513_333003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