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专题

淮北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

时间:2024-05-12 文章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淮北市充分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推动活化利用,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

   多路并进保护。印发《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的通知》,将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申报类型,对符合政策要求的,给予10万、20万补贴奖励。指导申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及非遗项目保护资金,用于临涣城址城墙、柳孜运河遗址本体、小李家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文物工程保护修缮及非遗项目传承展演等。对全市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98处,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项目181个。

   多管齐下传承。开展剪纸、面塑、传统射艺等免费培训班,全年免费教学90课时、2千余人次。组织剪纸、面塑、泥塑等非遗技艺以延时教育形式进校园800课时,教授学员2万余人次。拓展革命文物社会教育功能,双堆集烈士陵园歼灭战纪念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文昌宫)、小李家红色博物馆形成以淮海战役为主线的系列红色文化博物馆。做好历史文化资源整理研究,出版《从地下走出的辉煌——世界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淮北烈山窑址》《淮北市汉代画像石图录》等著作。

   多方发力活化。加强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展示,推出《博物馆里看淮北》青少年AR系列绘本以及《运河小当家》《石头上的画卷》等社教课堂,策划《运河记忆》《城市印记·我说隋唐大运河》等视频节目。以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编排《老兵》《运河古韵》《守望》等艺术作品。依托运河文化元素,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隋唐运河古镇街区、柳江口景区等,再现隋唐大运河码头沿岸街市繁华盛景。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功举办“国潮相城”非遗市集、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等活动,非遗通过连接流行文化“活”起来。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05864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