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动文化遗产传承
时间:2024-03-16 文章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亳州市文化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新举措,创新方法,创新内容,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亳州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聚焦全民艺术普及。围绕“人人有艺”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公益培训作为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品牌。一是推出线上培训品牌栏目。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城市阅读空间”“时夕乐学网”“百科讲堂”三大板块栏目,上百门课程时长达3000余分钟;同时发布“云上学好课”“优选小课堂”“每日一课”等线上公益课程等500余期。二是同步推进线下公益培训。面向少儿、青少年、中老年等群体开设18期课程,总计703个公益班级,涉及书法、美术、手工、音乐、乐器、摄影、国学经典、亲子联动培训、老年智能手机等50多个非遗艺术门类,惠及群众2.47万余人次。
创新非遗传承。一是开展“流动文化馆”暨非遗进校园活动。与学校签约“馆校共建战略合作”,打造馆校共建基地,开展古琴、亳州剪纸、亳文化科普等社教活动,惠及青少年儿童16余万人次。二是开展“流动文化馆”暨非遗进社区活动。采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能源为展板照明,将居民社区与文博非遗文化相关联,打造安徽首家“社区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中心”;组织馆办团队文艺演出,演出节目涵盖音乐、舞蹈、戏曲、器乐等多种艺术门类。三是培养传承人,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开展安徽省四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梳理统计工作,完成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
文创产品赋彩美好生活。近年来,亳州特色文创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等赛事“一金六银一铜”奖项殊荣。一是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以活化亳州历史文化资源及亳州市博物馆自身藏品为主线,自主研发出千古一亳系列、古亳寻味系列等亳州地方特色文创产品。二是关注需求,融入日常。让文创与现代日常生活具有较高的贴合度,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三是贴近人心,讲好故事。以“亳”字的字体演变和发展历程来构思,突出亳州三国历史的文化故事,以青少年儿童最喜闻乐见的迷宫形式为载体进行设计,寓教于乐。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05146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淮北文旅新媒体创意工作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