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时间:2024-02-19 文章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0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0处。
强化系统保护。向国家、省级争取专项资金2100万元,实施文物修缮、抢险加固、展示利用等26个项目,有力改善文物保护现状。持续对郑蒲港大小神墩遗址、新建市委党校古墓群、新市开发区古墓葬等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面积约2200平方米,出土文物(标本)近110件(套)。
拓展活化利用。加快凌家滩遗址申遗步伐,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研学旅行基地等配套设施,推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组织各级博物馆加强馆藏文物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共举办主题展览60余场,开展线上线下社教活动498场次,受众观众近230万人次。
注重宣传交流。利用“文化遗产日”等节点,开展文博进校园、进学校、进基层等活动,发放文物宣传资料5万余份,提升公众保护文物意识。通过“联创联办、资源共享”等形式,策划《玉耀长河-凌家滩文化展》《诗润皖江-诗仙李白与安徽》展览赴玉门、杭州等地巡展,吸引近15万人次参观浏览,进一步扩大本地优质文化资源对外影响力。两项展览还成功入选安徽省2023年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05133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