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强化带动作用 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1-16 文章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1-10月,全市民宿累计接待近53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1.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29%和38.1%。
带动资源盘活。编制全市旅游民宿招商项目册,结合文旅推介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开展民宿产业招商,探索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全市利用旧校舍、旧厂房、古民居、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发展民宿30余家,挖掘出盘活古民居的“夏清·沧海桑田”,盘活敬老院的“漫宿·古桥人家”,盘活旧校舍的“乡村小筑”等典型案例。
带动品牌传播。培育“大别·乡宿”民宿品牌,出台《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地方标准,5家民宿被评为国家丙级旅游民宿,20家精品民宿入选首批“大别·乡宿”旅游民宿名单。金寨县以春山、夏清、秋云、冬晓等为统一品牌名称,打响四季“宿”金寨招牌;霍山县培育“大别山人家”“漫宿+”“磨茗而来”等本土特色民宿品牌,突出了地域文化、乡村风情、民俗体验,逐步构建六安特色民宿品牌IP体系。
带动富民增收。全市231家民宿直接间接带动就业1.2万余人,促进农产品销售7716万元。霍山县陡沙河村通过发展民宿,带动全村80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和相关配套产业,推进陡沙河粉丝等特色农产品畅销;携程度假农庄金寨大湾店在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带动周边多家民宿转型升级,全年采购当地农产品55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增收123万元。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7888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