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管理

伊犁随想

时间:2023-01-07 文章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一提到伊犁,我能想到的就是那一场场雪。

  在中部城市生活了几十年,到了至寒时刻,也有冬雪落在犄角旮旯,或堆在光秃的树木上,时而可闻树枝被压折的“咔嚓”声。然而城市里的雪消失太快,就算是铺满三尺,转眼间就被清扫一空,或被熙来攘往的车流人群掩盖得没有多少痕迹了。没脚踝的深雪久已不见,大部分时候是稀薄的雪粒子,匆匆落下,来不及欢呼就四散了,仿佛从未来过。

  直至我来到伊犁,才见到雪应该有的样子。那里的雪经常是毫无征兆地意外降临,好像突然造访的老友,随性却又是自然而然。哪怕暮春的桃花已经枯萎,哪怕人们早已身着短袖单衫,雪说来就来。在这里,没有人刻意为雪驻足,哪怕是铺天盖地的大雪,也是司空见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天空安安静静飘着雪,草木上安安静静落着雪,路上车马如常。

  可能是树种和湿度的原因,在伊犁,极少见到树木被雪压弯折断,这里的树木也早已习惯了雪。一次大雪过后,我步行去花卉市场,有一种挂满红色小果子的树沿着大街陪我走了两三公里。那红白相间的一树一树,和着脚下咯吱咯吱的声响,令人无比欢畅,驱赶了所有的寂寞。

  在伊犁,越是逢着大雪天气越应该到山上去。

  说来奇怪,伊犁下雪的天气,天上仍然高高挂着太阳。打眼四望,白色把光反射得更加明亮、热烈。光明的大路无法与刺眼的白抗衡,悄无声息地沿着雪迹隐藏起来。

  车辆沿着雪脊的脉络在山峦间像血液一样流动。那时多快活呀,风从车窗外更远处的雪山那边无声地吹来,撩拨你一下,又吹走了,感觉整个身体,就跟风一样,在空谷间飘飘荡荡……

  常常会不经意间遇见一些土坯房屋,低矮地,静静地待在背风的山坡,简陋的羊圈前还积着一些羊粪,仿佛从此走出的羊群还未走远。

  这里处处是生活过的痕迹:歪歪斜斜的木门,虽然木门上的豆绿色油漆已经斑驳得不成样子;捆扎整齐的铁丝网栅栏,通往平房屋顶的木梯……住居和器具,都是典型的牧民家的特征。

  路上,时常可以与大片的牛羊群相遇,它们大摇大摆穿过我们的车队,毫不惊慌。

  不知道为什么,羊吃草的时候是遍野零散的,早出暮归的时候又总是挤在一起,尽管那些小道窄窄的,只有尺把宽,它们也能秩序井然地回到家门前。

  一次晴空万里,云朵低得伸手可触,见到一头母牛就在布满枯草的冬牧场上生产。我们所有人都下车帮那头母牛接生。牛生产的过程很顺畅,没有哭天抢地的嚎叫。那头初生的小牛犊怯生生的,踉跄着索乳,并不知道那个时刻它是人们目光的焦点,看见它伏在牛妈妈身边吃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整个寂寞雪野都变得快乐起来。

  也见过小羊羔的出生,它们一生下来身上就沾满泥土,有时是黑黑的一坨。几天后,它就混入羊群,成为一只让人找不出什么特征的羊了。那么大一片牧场,那么多只羊,那么多头牛,真不知道牧民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一次借宿在牧民的毡房,晚上和主人家一起喝酒,他家的小伙子中途离开了好几次。问他干嘛去了,主人说:“一二三,数羊的去!”

  看他出去这么多次,料想数羊也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容易。我走到毡房外,除了黑暗还是黑暗,远处一盏摩托车灯一晃一晃从高处一路滑下来,是那个数羊去的小伙子回来了。

  那么黑又那么窄的路,旁边就是河,哗哗地流着,实在不知道他是怎么看路的。问他羊找回没,他说:“不找了。明天嘛,它们自己回!”

  正在感叹这里的人比我更能坦然接受生命的来去,就见小伙子喝了一杯后,又出去找羊了。嗖嗖的寒风从门外灌进来,我瑟瑟发抖。终究是不放心,对牧民来说,那些城里人不辨特征的牛羊就是自己的家人,而他们对家的概念也绝不是这小小的毡房,那门外的雪天雪地、有羊群吃草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家。

  这些是我离开伊犁后很久,才想明白的。

  


原文链接:http://wlt.xinjiang.gov.cn/wlt/dzdt/202301/829fe5905c37456090e7da1aada5ef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