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行社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行社时评

青海平弦戏《绣河湟》参加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2022-07-05 文章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7月3日晚,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青海省演艺集团创排的青海平弦戏《绣河湟》在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剧院精彩亮相。该剧通过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的大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现了河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

  

  为了将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舞台上,剧组全体演员在山东省吕剧院排练厅,顶着高温酷暑,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紧张的排练中,一遍遍的调整细节,把每一遍排练当做正式演出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都做到深入、生动、恰如其分。演出当晚,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原湖北省地方戏曲剧院院长李道国、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周大明、山东省吕剧院原院长刘桂成、原山东省艺术馆馆长高鼎铸、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评章、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孙海翔,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相关领导以及济南各界群众共500余人共同观看了演出。此次青海平弦戏《绣河湟》在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的成功亮相,不仅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也通过网络直播让全国的戏迷朋友沉醉其中。演出通过青海省演艺集团线上剧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账号包含抖音、快手、一直播、今日头条、微博、微信视频号、百家号、好客山东专属直播间以及齐鲁壹点、齐鲁云剧场、山东文艺广播等10多个平台进行联动直播,观看量达451.1万人次。《中国文化报》自媒体平台文旅中国、《青海日报》、学习强国、青海文旅和青海省演艺集团微信公众号都对此次演出做了前期宣传报道。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随着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现场掌声不绝入耳,演员激情投入的表演,把人物情绪和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赢得了现场观众多次的热烈掌声。演员们更是铆足了劲,全情投入、倾情演绎,将最出色的一面展现给广大观众,将独具特色的青海平弦花儿艺术尽情绽放在舞台上,喝彩声和掌声久久萦绕在剧场里。济南一位老文艺工作者说:“作为表现河湟文化并以青绣文化为题材的戏曲作品,《绣河湟》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是很成功的,演员的舞台表现和扎实的唱功,都反映了青海演出团的高艺术水平,看后印象深刻,让人难以忘怀”。

  

  7月4日上午,“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 一剧一评青海平弦戏《绣河湟》研讨会”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会议由原山东省艺术馆馆长高鼎铸主持,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戏剧理论家陈鹏,原湖北省地方戏曲剧院院长、一级作曲李道国,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戏剧评论家周大明,山东省戏剧创作室主任、山东省吕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刘桂成,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著名戏剧理论家王评章,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编审、著名年轻戏剧理论家孙海翔,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相关领导、剧目部分主创人员、青海演艺集团相关领导和主要演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对演出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部戏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背景,将青海平弦、花儿、青绣这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为一体,以创新的艺术手法和强烈的时代感,展现了青海河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彰显了开拓进取、勇于担当、团结包容、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与会专家对剧目的进一步修改提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最后,青海演艺集团负责人对专家的献言建策表示感谢,并表示下一步将根据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本着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不断提高、加工、打磨该剧的深度、高度、广度和温度,向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的目标迈进,努力开创青海平弦戏发展新局面、新高度,为河湟文化的繁荣发展再立新功。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165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