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许昌:迎七一戏曲晚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2-07-01 文章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2022年6月29日晚,许昌市“喜迎二十大·戏曲进万家”迎七一戏曲专场晚会举办。
这是许昌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隆重举办的戏曲专场晚会。晚会重温党的发展历程,传唱经色戏曲经典,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既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着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十大战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实现文化繁荣人民共享的务实之举。
晚会在开场戏歌《颂党恩放歌梨园》中拉开帷幕,具有60年党龄的全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任宏恩和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老中青三代演职人员同台演出,豫剧《我爱我爹》“坐船头”片段,曲剧《华子良》“送信”片段,豫剧《杜鹃山》“乱云飞”选段、越调《杨开慧》“绵绵古道”片段等三大剧种经典红色戏曲唱段和豫剧小戏《夜巡》、抗疫小戏曲《衷情》、非遗项目筹独奏《古刹春阳》、戏歌《盛世梨园 出彩许昌》轮番上演,晚会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掌声雷动,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此次晚会由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许昌广播电视台、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许昌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为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此台精彩纷呈的戏曲晚会,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许昌广电云、许昌文旅云、百姓文化云等联袂线上直播,网上观看量达到30万次,网友纷纷点赞评论转发,盛赞许昌戏曲事业的发展繁荣。
许昌作为河南省唯一的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齐全的省辖市,是河南省戏曲之乡,戏曲历史悠久,戏曲文化厚重,戏曲名家辈出,戏曲成绩辉煌。许昌是豫剧“桑派艺术”和越调“毛派艺术”的开宗立派之地,许昌市豫剧团曾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编演现代戏卓有成效的15个院团之一,以毛爱莲、任宏恩、张晓凤为代表的许昌戏曲人长年活跃在我市戏曲舞台上,历史上创排的《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等一大批精品享誉全国,创造了许昌戏曲的辉煌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用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先后创排了《灞陵桥》《驻村第一书记》《石榴花开》《燕振昌》《憾天情》等20多部大型戏剧,多次荣获省级大奖。2017年以来,豫剧《灞陵桥》《燕振昌》《憾天情》《倒霉大叔的婚事》、越调《智审荀俯案》《掉印》先后进京展演,许昌戏曲再次轰动首都,为河南赢得了荣誉。2015年豫剧《五更惊雷》赴加拿大蒙洛里耶国际艺术节展演,许昌戏曲惊艳世界。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长期以来,许昌市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在艺术的百花园中辛勤耕耘,服务人民,许昌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责任编辑:陈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2/06-30/24785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